首页 > 亲子母婴

《都挺好》赤裸裸地揭露: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最近一部受热议的都市家庭剧《都挺好》揭露原生家庭各种矛盾,以及矛盾之下形成的“重男轻女、愚孝男、妈宝男”等典型形象,引起共鸣的同时,也让人不得不反思,原生

  最近一部受热议的都市家庭剧《都挺好》揭露原生家庭各种矛盾,以及矛盾之下形成的“重男轻女、愚孝男、妈宝男”等典型形象,引起共鸣的同时,也让人不得不反思,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性格的养成和心理的影响有多大。

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到曾任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北京心理学函授学院副院长的关梅林教授,结合电视剧《都挺好》里的鲜明人物性格进行专业心理剖析。

人物类型1:“愚孝男”

刻板固执型

电视剧中的“愚孝男”身上有典型的此类特征。通常情况下,具有这种特点的人思维模式比较固化单一,只能从一个视角思考问题,所以当面临多种人际关系的多种需要时,会表现出无力和低效。

如在处理与自己父母的关系时,可能会无条件、一味地满足父母的需要,忽视自身以及自己周围核心成员(如自己的兄弟姐妹、妻子儿女)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牺牲“小家”的利益去过度满足“大家”的一切要求,最后容易导致自己的家庭成员之间及自己家庭与原生家庭间的矛盾。

当然,在大众认知范围内,“愚孝”这种情况可能更容易在男性身上发生,这也可能由于女性照顾自己的原生家庭更易于被理解和接受,比如常常回娘家,给娘家送东西等,而男性过度关注自己的原生家庭,妻子会感觉被忽视,因而对“小家”挑战更大。

原生家庭模式

这种刻板固执型一方面与个体自身的遗传特质有关系,即先天神经类型就属于稳定、不灵活型,另一方面,也可能与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关。

如果父母的教养方式是专制型,即父母重视自己的权威地位,不鼓励孩子表达不同意见,强调父母绝对正确,孩子可能早早就放弃了独立思考的习惯,慢慢形成惟命是从,刻板、不灵活,无法全面、系统思考问题的思维模式。

疗愈方法:系统化思维建设

咨询师不批评、不指责,带领来访者在一种放松的情境下,去体验事情的多种视角,帮助来访者觉察到自己只是关注到了其中一个方面,而不是全部,从而学会了解多种情境,评估各种信息,并进行理性思考。

通过这样的训练,来访者在比较安全的情况下,主动发现其思维局限,并愿意进行改变,不断拓展和完善自己的思维模式。在解决亲子冲突时,可以请父母和子女共同觉察双方的相处和互动方式,觉察自身行为可能对他人产生的影响,大家各自反思,重新思考和确立积极的相处模式,并在今后的生活中共同执行。

人物类型2:“妈宝男”

自我中心型

心理学家皮亚杰做过的一个著名的三山实验,证明儿童思维的“自我中心”的特点,即早期阶段,儿童无法分辨自己和他人视角的不同,需要经过发展和训练,慢慢去自我中心,形成客观、理性的认知方式。

自我中心的孩子,常常需要别人满足和回应自己,并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而自己却没有能力共情他人,所以在人际关系中容易产生挫败感。

原生家庭模式

通常在“隔代教育”“独生子女家庭”中,这种情况更容易发生。这类孩子是家庭的绝对核心,备受重视,家庭成员都是牺牲自己的需要,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所有需要,慢慢地,孩子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大家都理所当然地围绕自己转。

他人格发展中“去自我为中心”训练没有在家庭中很好地进行,一旦进行社会化情境就可能产生挫败感,进行归因于外界对自己不友好,实际上是自己的适应困难。“妈宝类”孩子其实是非常容易受伤的孩子。

疗愈方法:共情能力提升训练

自我中心型的孩子,往往从自己视角思考问题,缺少对他人的关注和理解,因而造成人际关系的困难。通过共情能力训练,帮助孩子从认知上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从日常生活中开始关注他人,主动和他人沟通,不断觉察他人和自己的不同。

同时,注意与他人交往的界限。通过不断地训练,孩子的共情能力会不断提升,也慢慢能找回人际交往的胜任感和幸福感。

人物类型3:“被忽视的女儿”

疏离型

电视剧中的明玉经济上独立,但由于从小没有得到父母的关怀和公平的对待,缺乏安全感,不易与人亲近,对于人际交往、以及家庭问题比较敏感,不太容易与人建立信任感,在亲密关系的建立上也存在一定困难,所以,还是需要疗愈的。

原生家庭模式

这种孩子可能成长在自己被忽视、甚至被拒绝的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疏忽冷漠,孩子在父母心中没有存在感,孩子没有得到真正的爱和关怀,在一种极度渴望与失望并存的心态中长大,最终可能放弃对父母的依恋,并用回避的方式解决问题。

疗愈方法:安全感重建

安全感重建对于孩子提高自信心、对未来更有希望,良好的人际关系建设都非常重要。如果亲子关系是比较消极的,父母要认真反思,敢于正视自己过去在教养过程中的局限与问题。如果父母觉察到自己的问题,可以通过与孩子真诚交流,表达歉意,来让孩子看到父母的担当,从而对过去进行和解。

孩子如果觉得不能接受父母过去的某些言行,也可以真诚地与父母交流,而不是在心理一味怨恨和回避。即便有过创伤的人,也要慢慢学会接纳自己、努力寻求各种资源疗愈自己,必要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干预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请邮件248745074@qq.com删除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qinzi/420.html

舜华网

网站地图 |

Powered By 舜华网 版权所有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联系我们:24874507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