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人文

这位江阴人中学肄业却成为了北大教授,他的小发明却让民国大师们吵翻了天!

线上江阴网:民国有这样一位大师,江阴人,中学肄业却做了北大教授,作为新文化运动“闯将”的他博学多才,学贯中西,在语音语法、辞书编撰、历史考古、文字改革、写作翻译、

线上江阴:民国有这样一位大师,江阴人,中学肄业却做了北大教授,作为新文化运动“闯将”的他博学多才,学贯中西,在语音语法、辞书编撰、历史考古、文字改革、写作翻译、书法摄影、戏曲音律等方面都有着突出的造诣。

     然而,谁能想到,他创造的一个伟大汉字,与所有女性息息相关,却也因此站在了风口浪尖,经历了一系列波折······

     1926年,赵元任为《教我如何不想她》谱曲,创作中国第一首流行音乐。1936年,赵元任灌录唱片,原声演唱此歌。

▲刘半农弟弟刘天华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音乐科(北平女子文理学院前身)学生们合影

     那时,《教我如何不想她》这首歌火遍大江南北,歌词中首创的“她”字更是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可谓是那个时代的金曲。1930年前后,赵元任的夫人杨步伟在北京女子文理学院任教,她的那些女学生们大多是这首歌的拥趸,时时传唱。后来歌词作者刘半农奉命接掌该学院。刘半农穿了一件中式的蓝布棉袍子来到学校,女学生们偷偷议论:“原先听说刘半农是一个很风雅的文人,怎么会是一个土老头? ”

▲杨步伟与赵元任

     杨步伟听到了,就告诉这些女学生:“你们一天到晚都在唱他写的《教我如何不想她》,这就是那个他呀。”女学生纷纷失望说:“这个人不像。”还有的说:“这首歌不是你家赵先生写的吗?”杨步伟说:“曲是赵先生所谱,但歌词是他写的呀。”

     后来刘半农知道了这件事,为此而打油四句自嘲:

教我如何不想他,请来共饮一杯茶。

原来如此一老叟,教我如何再想他。

▲1920年,对《新青年》影响巨大的三人,蔡元培(左二)、胡适(右二)、李大钊(右一)

谁会想到,这个我们每天都在用的字,在造字之初,竟然发生了那么多波折?

2000年,美国方言学会别出心裁地举行了一次世纪之词的评选活动。

获得提名的词有自由、正义、自然、OK、书......

但是只有两个词进入了决赛,那就是“科学”和“她”。

最后,”她“竟然以35票对27票战胜了“科学”,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一个词。

中国的“她”产生还不到百年,却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一系列曲折有趣的故事。

因为,“她”几乎把当时著名的学者都“拉”下了水。

▍造字

在英语中,区分男女性别的由来已久,12世纪,就有了表示女性第三人称词“she”。

日本在120年前,也创造出女性第三人称单数代词的“彼女”(かのじょ)。

而中国则一直没有表示女性的“她”字。

在中国古代,无论男女的代词,一律用“他”。

古代传说中造字的仓颉,却没有创造“她”

到了19世纪,中国人开始翻译英国的语法书,问题就出来了。

1823年出版的首部中文英语语法书《英国文语凡例传》里,只能将he、she、it分别为“他男”、“他女”和“他物”。

▲刘半农,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当时著名的文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

1878年,郭赞生翻译出版英文语法著作《文法初阶》,他将she译为“伊”,于是“伊”就成了女性专用代词,这是具有创造性的一步。

到了1915年,《新青年》创刊,是当时宣传新文化最重要的杂志。《新青年》编辑圈内部,首先就要面对如何对待西方第三人称代词的性别区分——怎么翻译“she”。

1917年,在北大任教的刘半农,首先提出建议:用“她”字以对应“she”。

他翻译英国戏剧《戏魂》时,试用自己创造的新字“她”。

▲刘半农先生墓座落在北京香山脚下

当时,他的想法还不全面,没有正式地提出提议,也没有发表文章阐述观点。

倒是鲁迅的二弟周作人,按捺不住,把“她”向外界透露了出去。这一下子,如同在当时的文化界抛下了一颗“炸弹”......

文化界许多主张“保存国粹”的人,认为“她”和汉语的拼音化、废文言为白话是“纪纲扫地,名教沦胥”,甚至女权主义者也公开反对“她”。总之,为了“她”,当时的各大报纸刊物争吵得一塌糊涂。

无论有多少反对的声音,但是“她”却是越来越深入人心了。

当时很多学者作家,如徐志摩、胡适等人慢慢开始喜欢“她”,觉得方便好用。

从1922年起,胡适就已经开始使用“她”字,虽有时仍然使用“伊”字,但“她”字的使用显然逐渐增多,鲁迅也在1924年在小说《祝福》中开始自觉使用“她”字取代“伊”字。

01成绩优异的天才少年

在江阴城内西横街,有一座粉墙黛瓦的江南传统民居。这座民居三开间两进深,建于清代末年、并不怎么起眼,可是院子门口的墙上却挂着曾任新华社社长、文化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的朱穆之题写的牌匾:刘氏兄弟纪念馆。

1891年5月29日,刘半农便出生在这里,父亲刘宝珊是翰墨林两等小学堂(现澄江中心小学前身)创办者之一。他小名寿彭(意为寿比彭祖),后改名复,初字半侬,时用瓣秾,后改字半农。

此外,刘半农还有二弟刘寿椿,即中国著名民乐家、号称“二胡之父”的刘天华;三弟寿慈,即著名民乐家的刘北茂。兄弟三人成名后,时人冠以“刘氏三杰”的称号。

▲刘半农夫妇与兄弟刘天华(左)、刘北茂(右)合影

刘半农从小就十分聪慧,据说他三岁会唱儿歌,六岁就能对对子,吟诵古诗,还学过绘画。11岁时,刘半农到翰墨林小学就读,这是一家新式学校,除了重视中国传统经典学习之外,还特别重视英文教育。刘半农聪明好学,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国文、英语尤其出众。

在这里,他为当时的教材没有句读而奇怪,写下了“狗屁连天其中固有点,一语千金难道没得么”的对联,语虽鄙俚,但既暗合他日后事业的重要方向,初步展露他敢于挑战传统的性格。

1907年11月,刘半农以江阴考生第一名的成绩入读新办的常州府中学堂。在这所中学里,刘半农学习上依然锋芒毕露,他的中学同学、后来的国学宗师钱穆晚年回忆说:“不三月,寿彭连中三元,同学争以一识刘寿彭为荣。”

▲青年刘半农

02当兵不成当编辑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常州府中学堂被迫停办,刘半农和刘天华不得不暂时辍学。因为离毕业还有一年,刘半农便以中学肄业的学历回到江阴,应聘在母校翰墨林小学任教员。空闲时他还与别人一起编辑过一份《江阴》杂志。

当辛亥革命的历史洪流席卷大江南北的时候,刘半农经常与二弟天华一起议论国家的前途,探讨如何实现个人的抱负。当时革命军在苏北地区不断取得胜利,清河县(今淮安)光复。消息传来,兄弟俩兴奋不已,豪情激荡,恨不能一同离家出走,前往苏北投身革命。

最终兄弟俩商定,先由大哥刘半农前去投军,刘天华先参加江阴本地的反满青年团,等大哥熟悉情况后再将他带过去。刘半农为此设法说通了父亲和自己新婚的妻子。

▲刘半农、朱慧夫妇与女儿刘小慧合影

1912年初春,刘半农来到清河参加了革命军。被安排在军中担任文书的工作。初到革命军中,他积极参加操练,处处感到朝气蓬勃,意气风发。可是没过多久,他就发现这支军队非常混乱,许多投机分子参加革命只是为了升官发财。刘天华当初的激情和幻想破灭了,他思考再三,决定辞职返乡。

回江阴后,两兄弟经商讨带着向妻弟借来的5块大洋前往上海,在朋友介绍下进入上海开明剧社工作,刘半农当编剧,刘天华教西乐。

▲开明剧社

一年后,剧社解散,刘半农进入中华书局任编译员,并且结识了鸳鸯蝴蝶派作家徐半梅。在徐先生的启发和热心帮助下,他的两篇翻译小说在杂志上发表,从此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刘半农逐渐在上海文坛崭露头角,先后在《时事新报》、《小说界》等刊物发表40多篇他翻译和创作的小说。他还最早翻译了英国狄更斯的《伦敦之质肆》、俄国列夫·托尔斯泰的《此何故耶》、丹麦安徒生的《皇帝之新衣》,并将此改写小说《洋迷小影》。此外,他还介绍了俄国屠格涅夫的四篇散文,这是我国对屠格涅夫散文诗的最早翻译。1916年5月,刘半农翻译了高尔基的《二十六人》,这是高尔基的作品首次被介绍到中国。

▲中华书局

刘半农的翻译,大多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世界名著,这些作品对开拓国人视野、吸收外国文化、启迪民众智慧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03接触《新青年》 应聘入北大

1916年,刘半农接触到《新青年》杂志后,让他茅塞顿开,他兴奋地跑到杂志编辑部拜会陈独秀。热情的青年作家与激进的革命家一见如故,之后,刘半农就专门为新青年撰稿,他登上宣传科学和民主的新文坛,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闯将”。

▲刘半农(左一)与北大国文教授们在一起

1917年,他在《新青年》上发表《我之文学改良观》等文章,对文学革命从形式到内容都提出深刻见解。不久,刘半农就引起了国立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的关注。1917年夏天,蔡元培邀请刘半农北上,破格聘任他担任北京大学预科国文教授。

04赴法留学,开创“她”时代

1920年,刘半农赴欧洲深造,初入英国伦敦大学院,在语音实验室工作。1925年,他获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学位,成为第一个获得以外国国家名义授予的最高学衔的中国人。刘半农在海轮上写下诗作《教我如何不想她》:

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微风吹动了我头发,教我如何不想她?月光恋爱着海洋,海洋恋爱着月光。这蜜也似的银夜,教我如何不想她?水面落花慢慢流,水底鱼儿慢慢游。燕子你说些什么话?教我如何不想她?枯树在冷风里摇,野火在暮色中烧。西天还有些残霞,教我如何不想她?

这首诗中,刘半农首创“她”字,“她”指女子。这是一首写给结发妻子朱慧的诗歌,也是表达海外游子对祖国母亲的思念之情。自此之后,代表女性的“伊”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她”。一个“她”字,开创了中国语言文学的新时代。

刘半农回国后任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兼任北大研究所国学门导师,建立了语音乐律实验室,成为中国实验语音学的奠基人。他先后创制了刘氏音鼓、声调推断尺、最简音高推断尺、四声模拟器等语音实验仪器,还借助研究语音的仪器测试古代乐律。

05遭赵元任、周作人、章太炎等人“痛骂”

刘半农对各地方言很有研究,他先后记录了中国70多处方言。他突发奇想,打算编一本“骂人精粹”,录入各地方的骂人话。就在《北京晨刊》刊登启事:公开征求各地骂人方言,骂不还口,多多益善。

语言学家赵元任见到启事后,立即赶往刘半农住处,用湖南、四川和安徽等地的方言把刘半农“痛骂”一顿。 后来周作人闻讯而来,用绍兴话对他大骂几分钟后扬长而去。章太炎知道刘半农正在收集骂人话,就在他去拜会时,用汉代和唐代的话“骂他”,还告诉他这些骂人话的出处和典故。

刘半农找骂的事情传开,学生们也不放过这“占便宜”的机会,上课时还被宁波、广东的学生用方言着实损了一番。最后刘半农不得不重新刊登启事,声明骂人专辑素材已经足够,“如若再遇恶语相加,鄙人当奋力驳斥为警。”

▲前排右起:朱希祖,钱玄同,章太炎,刘半农,马裕藻

后来刘半农谈起此事时表示,立志做学问要想做到专和精,没有一点吃苦精神怎么行?

06中国最早的摄影艺术家之一

1905年,14岁的刘半农开始接触和学习摄影。1909年,他利用奖学金在父亲支持下买了一台柯达镜箱,利用暑假拍摄照片。

▲上下滑动观看刘半农摄影作品

1923年,刘半农在巴黎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又买了一台镜箱,常为他的夫人及三个孩子拍些照片,课余时间喜爱研究摄影艺术。

1925年刘半农学成回国,在北京大学执教以后,他对摄影的兴趣愈发浓厚,并于第二年加入我国成立最早的业余摄影艺术团体“北京光社”。此后,他所撰写的《半农谈影》成为中国第一部探讨摄影艺术的著作。

▲刘半农(右二)与北京光社成员合影

▲1927年、2000年两版《半农谈影》

其实对于摄影,刘半农有着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他认为摄影要融进中国画的元素,倡导具有中国特色的写意摄影。在《北平光社年鉴》的序言里,有一段经典的评论,道出刘半农多年的心声:“······必须能把我们自己的个性,能把我们中国人特有的情趣与韵调,借着镜箱充分地表现出来,使我们的作品,于世界别国人的作品之外另成一种气息,夫然后我们的工作才不算枉做,我们送给柯达克、爱克发的钱才不算白费。······”

07英年早逝,令人惋惜

1934年6月,为了完成《四声新谱》、《方音字典》和《中国方言地图》的编写,刘半农冒着酷暑沿平绥铁路深入到绥远、内蒙一带考察方言和民俗。

▲刘半农与钱玄同

某天夜晚,一行人住在百灵庙的一间乡村草房中,其他人都睡在土炕上,而刘半农架起一张自备的行军床,在屋子中独卧,他故意作身体僵硬状,开玩笑说:“我这是停柩中堂啊!”引得众人大笑。

不料一语成谶,在考察途中,刘半农被虱子叮咬,染上了回归热,由于耽误治疗,回到北京后于7月14日逝世,年仅44岁。

挚友赵元任深情地题写挽联:

十载奏双簧,无词今后难成曲;

数人弱一个,教我如何不想他!

8月,鲁迅为悼念刘半农逝世写下记人散文《忆刘半农君》,文章体小而意深,足见鲁迅对刘半农的欣赏之意:“《新青年》中我佩服陈胡(陈独秀胡适),却亲近半农。”“他的浅,却如一条清溪,澄澈见底,纵有多少沉渣和腐草,也不掩其大体的清。”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请邮件248745074@qq.com删除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ishunhua.com/lishi/1313.html

舜华网

网站地图 |

Powered By 舜华网 版权所有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联系我们:248745074@qq.com